隨著食品安全與消費者健康越來越受到全球重視,食品加工與飲料產業的每一個細節都必須經得起檢驗。對於啤酒和飲料行業而言,除了原料和釀造工藝,機械設備所使用的潤滑劑同樣是不可忽視的環節。如果選擇不當,潤滑劑不僅可能造成食品污染,還會縮短設備壽命,增加停機維護成本。

法規與安全要求的「起點」

在歐美國家,保護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已上升至法律層級。根據規範,每一家食品工廠都必須建立控制系統和健康安全系統,即 HACCP(危險分析與關鍵控制點)
以釀造廠為例,企業需從物理、微生物與化學危害三方面分析生產流程,找出關鍵控制點與潛在污染風險,並制定預防措施。所有潤滑點也必須依是否可能與食品接觸進行分類,一旦存在潛在接觸風險,便只能使用 NSF H1 認證的食品級潤滑劑。其最大特徵在於即使不慎接觸食品,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。相比之下,普通工業潤滑劑則可能含有具致癌風險的礦物成分,絕對不適合應用於食品環境。

關鍵設備的「承接」

在啤酒與飲料生產線上,灌裝機是最重要的設備之一。酒缸、分配器、充裝閥與壓蓋頭等部位必須直接與飲料接觸,因此其密封橡膠材料必須使用食品級材料。行業中最常見的是 特殊材料的食品級橡膠,因其對人體無害,且具備抗紫外線老化、抗酸鹼侵蝕、耐寬溫(-30℃~80℃)的特性。不過,它也存在強度不足與耐磨性差的缺點,加上價格昂貴,因此必須搭配合適的食品級潤滑脂來保護,延長使用壽命。

傳統選擇的「轉折」

遺憾的是,許多工廠仍然使用 動物油或醫用凡士林 作為潤滑劑。

  • 動物油:對 EPDM這類密封圈 有腐蝕性,且常帶異味,極易滲入啤酒影響風味,保質期短,易滋生細菌,縮短啤酒保存期。

  • 凡士林:在高溫高壓環境下,短短 100 小時內就可能滋生細菌,200 小時後甚至發生酸化反應,腐蝕設備,影響口感。
    此外,這些傳統潤滑劑會降低啤酒液的表面張力,導致泡沫品質下降,並因潤滑效果不佳導致密封件壽命縮短。頻繁再潤滑不僅增加成本,更延長停機時間,影響產能。更重要的是,凡士林沒有食品級認證,而一般食用油(如橄欖油、棕櫚油)雖然安全,卻存在細菌孳生與潤滑不足的問題。

國際趨勢的「結合」

隨著消費者對啤酒營養價值與口感的要求提高,釀造企業紛紛引進德國 KHS、KRONES、APV、GEA 等知名設備。這些製造商普遍建議在灌裝機與管道閥門上使用 食品級潤滑油與潤滑脂,以確保產品品質與安全。
例如,Brugarolas S.A.(歐洲老鷹牌) 特別針對 EPDM 密封件開發了 NSF H1 認證食品級潤滑脂,無色無味,性能穩定,能有效延長密封件壽命,同時避免食品污染。

結語:提升競爭力的「合」

在全球化競爭下,食品與飲料企業必須同時兼顧 食品安全、消費者健康與環境永續。使用優質的食品級潤滑劑不再只是合規要求,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核心策略。從減少污染風險,到確保設備穩定運行,再到提升品牌信任度,食品級潤滑劑已成為啤酒與飲料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© Copyright - 厚誠貿易有限公司
- design by Morcept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